在线咨询
微信公众号
返回顶部
有一个著名的吊桥效应,就是一位美女调查员,分别在摇晃的吊桥上和公园坐椅上,对独行的年轻男性提问打招呼,问题问完之后,调查员会留下自己的电话,告诉他们,如果对调查的问题感兴趣可以电话联系。 说白了,这之后愿意打电话过去的男士,多半不是对调查本身感兴趣,而是被这位调查员美女吸引,想跟她约会。
按理说,同一位女士,在两个地方吸引到的邀约应该差不多。可是最终数据呈现完全不是这样,在吊桥上接受调查的游客,有65%在事后主动联系了调查员美女,长椅上的受调查者,只有30%做了这个选择。两者出现了显著的差异。 为什么会这样呢?
组织这个调查实验的著名心理学家亚瑟·阿伦是这样解释的:人焦虑时会心跳加速、呼吸急促,这种生理变化跟我们被异性吸引时的感觉很相似。所以,我们走吊桥这种高焦虑的时刻,会产生一种错误解释,认为是对面的这个人让我“心动”。 吊桥实验带来了连锁反应,比如一些恋爱技巧手册会建议:约会或者表白的时候,最好选择稍微带点刺激感的地方,像是去游乐园坐过山车啊,看一部悬疑电影啊,滑雪、冲浪、鬼屋探险等“危险”的地方,这会让对方更容易产生心动的感觉。
其实,吊桥效应带来的心动并不靠谱,不一定是真情感。有两个原因:
一、这种心动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。 人会因为一次莫名的“上头”,就跟一个自己本来没有感觉的人终身厮守吗?不可能。就算真有这样的故事,也不是因为“吊桥”上的心动,而是在后续的交往中,两个人不断地加深默契。
反过来说,没有默契的两个人,哪怕一开始因为错误的信号相互接近了,一段时间之后也会冷静下来,就是俗话说的,“下头”了。 所以,吊桥效应最多可以作为偶尔约会时的参考,但它不可能成为亲密情感关系的基础。如果你不用心经营一段关系,就算一次两次让对方有心动的感觉,又有什么意义呢?人是没有多清醒,但人也不至于那么糊涂。
有句话叫“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”。任何真感情都要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历反复的验证。
二、这种心动是“自我合理化”的解释。 人之所以会产生“心动”的错觉,是因为我们在为“心跳加速”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。我们太希望给每一个反应都找到一个合理的逻辑了。 其实大多合理化的解释都不靠谱,比如人碰到一个风口赚了钱,会自我合理化成这是我的能力和眼光;
再比如玩股票的基本是7赔2平1赚,如果个体赚钱了会解释自己巴菲特附体,亏钱基本就不说了;
还比如一些人被骗了钱,会说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理由…… 当然,凡事没有绝对的对错,具体的情境不同,应用也不同。比如在两个人情感到位的情况下,再加上一个“危险地方”的表白或求婚,也就顺理成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