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咨询

微信公众号

返回顶部

020-38038678
157 0150 1174
020-38038678
157 0150 1174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简快动态
“懂事”的孩子是怎么教养出来的?
简快人生 2023-06-05

在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家长们会有意无意地用所谓的“懂事”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。
 

在学校“孩子平时听话吗?”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,因为“懂事”意味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好。
 

在家里也总会对孩子说“你要听话,听话就会怎样怎样,不听话就会........”
 

家长们互相碰面,聊起孩子,也会互相夸奖“你家孩子真乖”等等。
 

小孩子心里知道:自己表现得“乖”,大人就会高兴,自己听大人的话、察看大人的脸色行事,大人就会喜欢自己,夸自己“懂事”。

 


 

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听自己的话,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。
 

而孩子为了得到大人的喜爱和表扬,为了少受到批评和责骂,渐渐学会了将自己真正的感受藏起来,努力做出那个“乖”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,变成家长和大人眼中那个“懂事”的孩子。
 

其实很多儿童心理学家对孩子成长进行研究,都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:

●小时候表现越“乖”,越“懂事”的孩子,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。

●小时候表现越叛逆,越自由的孩子,长大之后反而心智相对成熟。
 

诺拉·埃夫龙在作品《心痛》里曾经说过:孩子就是手榴弹,当你有了孩子,你就在婚姻中引发了一场爆炸。
 

孩子对于父母来说,本就是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样的存在。
 

孩子跟随自己的天性,总是会迸发出许多奇思妙想的言行。
 

有些言行令父母大伤脑筋,有些则让父母捧腹大笑,这些都是孩子正常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。
 

而那些“乖”的孩子,很多时候是被迫选择“懂事”。
 

这些“懂事孩子”的成长背后,其实都有一个压抑或者不健康发展的原生家庭。

 

比如,在父母脾气比较暴躁的家庭里,一些父母就容易在吵架的时候,将自己的怒气转移到无辜的孩子身上,骂孩子是对方的“讨债鬼”等之类的话语。

孩子为了规避自己成为父母的讨厌鬼,就会不自觉地去做一些讨好父母的行为,就会看着父母的言行来做事。
 

比如在父母心情不好的时候,主动做家务、躲在屋子里逼着自己学习,即使自己的内心是抵触做这些事情。
 

他们从小习惯了过度“照顾”父母的需求情绪,时刻关注父母的情绪,情绪就会变得异常敏感。
 

这些“懂事的孩子”在成年之后也会时刻关注他人的情绪,并且琢磨别人的感受;
 

当他人感到痛苦的时候,他同样也会觉得不舒服,但是又不善于表达出自己这种痛苦感受,只能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。
 

不能真实表达自我感受的孩子,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,而且这些心理问题还是隐性的;
 

这些被压抑不能正常流动的黑暗能量,会让孩子的性格扭曲,严重地还会造成反社会人格。
 

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孩子在平时生活中各方面表现很好,却在某一个阶段做出了一些让人不敢相信的破坏性行为。

 



 

成长过程中,父母的偏心、控制、冷漠和不尊重等情感忽视,是家庭中最经常存在但是一直被忽视的“心灵虐待”。
 

情感忽视是指养育者没有给予孩子本应该获得的情感支持。
 

那些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中,深受父母情感忽视的孩子,他只能通过“懂事”的自我压抑和自我封闭,以此降低产生冲突的概率,屏蔽一切不良反应,好让自己不那么害怕和受到伤害。
 

久而久之,孩子就会容易形成内向的性格、悲观视角看待世界,严重地甚至患上抑郁症。
 

懂事的孩子往往令人心疼,要知道孩子不是父母婚姻的牺牲品,也不是父母的保护神。
 

反观那些“不懂事”的孩子,其实往往是比较幸福的,因为他们有一个让自己自由成长的健康环境。

 

除此之外,“懂事的孩子”还来自于溺爱和控制的家庭环境。
 

有一些母亲对孩子所谓无微不至的关爱,其实是一种假性的母爱。
 

实际上是想操控孩子,使孩子失去维护自己权利的个人立场,以及人生的道德勇气。
 

对于母亲提出的条件无论是有理还是无理,“懂事的孩子”都会无条件地服从。
 

这种母亲最终的目的,是想把孩子,驯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,成为自己眼中的“乖乖孩”。
 

如此一来,母亲就看不见孩子的真实存在,只看见她投射到孩子身上的 “理想自我”。
 

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·阿德勒在著作《自卑与超越》里面说到:“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,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。”
 

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之后,一生都在与治愈自己的童年作斗争。
 

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烟火,希望我们能够有耐心去引导他们绽放,而不是掐灭了他们健康发展的火苗。
 

不要让我们的孩子,去做别人眼中的乖孩子,或者成为自己的“心理画像”,而是要让他们去做他们自己。

 


 

斯科特·派克说:“所谓人生,不就是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。”
 

孩子生来本就是带着各种问题而来的,我们不要对问题置之不理,或者转移逃避,而是学会与问题相处,在专业知识的引导下,逐渐培养处理孩子成长问题的能力。

文:公众号“简快人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