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咨询
微信公众号
返回顶部
你是那种容易被孩子激怒的父母吗?
父母易怒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根源?易怒的父母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?
根源一:觉得孩子的诉求很不合理。“不,我现在没时间一直陪着你!我需要工作”“这个东西已经买过,别再闹了”“你今天的动画片时间已经用完,你别再耍无赖了!”
根源二:认为孩子表现太差了。“我工作一天很辛苦了,你竟这样瞎胡闹?”“为什么你就不能乖一点儿,按我说的去做呢?”“别人都在看我们呢,你太让我丢脸了!”
愤怒之后:
①一些父母会选择用大吼大叫教育孩子;
②一些父母会选择用殴打或者恶性体罚的方式教育孩子;
③一些父母会用威胁的方式教育孩子,说再这样就不要孩子了,或者不爱孩子了,或者再也不给好吃、好玩的了……
无论是【吼叫】【殴打】还是【威胁】,父母都认为这都是出于爱,是为了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,让他做得更好。本质这是一种“听话教育”。
但父母有没有想过——吼叫、殴打、威胁等惩罚方式会教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?
(一)关闭心门——见识了父母太多的愤怒后,孩子会形成抗拒防御心理,心门会禁闭。父母的愤怒越多,孩子的心门关得越紧。
比如,在愤怒吼叫下长起来的小明,他会整天爱和小伙伴们腻在一起,一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不和父母进行任何分享,因为他从小就习惯了父母对他大吼大叫,他早已认定,在他和父母的相处中,吼叫会成为家常便饭,而他却无能为力,所以他的策略就是,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。
(二)形成愤怒的暴力人格——还有一种孩子是以暴制暴,形成顶嘴,或者还手的习惯,有些不顺心可能就砸东西。
惩罚还更容易让孩子相信他自己是个坏孩子,因为他行为不端,所以才惹父母愤怒。
更严重的是形成殴打循环——孩子认为,爱自己的父母不会故意伤害自己,所以,他认为自己应该原谅父母的殴打行为。但是,这种压制痛苦记忆的做法,只会让他将来更可能打自己的孩子,循环往复。
(三)让孩子失去责任感——经常性的惩罚会阻止孩子承担责任,为了躲避惩罚,他会想尽办法推卸责任,并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是否还会被抓住并再次接受惩罚上,而不是关注自身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。
父母不断威胁、吼叫或殴打,孩子会认为正确行为不再是他的义务,而是父母的义务和责任,自己是被动的。
就是说,无论是【吼叫】【殴打】还是【威胁】,这3种摧残式的家庭教育方式,让孩子成为问题孩子,让孩子远离优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