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咨询
微信公众号
返回顶部
一件事里只能有一个身份定位,是因为只能站在一个立场上说话和做事。“我太太三岁时就没了父亲,所以我身兼两职,亦父亦夫。”这样的关系必有紧张冲突或更大的问题。父亲对女儿的言行态度价值观大大不同于丈夫对妻子的。
所谓一事不能两样,她要父亲时你搬出丈夫的态度,她会觉得委屈;她要丈夫时你搬出父亲的态度,她又会说你不尊重她,两个人都辛苦。婚姻中男女方都会有这些误差。这只是两个身份的例子,现实中常是多个身份,让两人疲于奔命。有人问“她要做女儿,他愿做父亲,关系也可以好呀?”是的,可以,但只是一段时间!这样的两人身份建立牢固了就不容易改变,当其中一人感到需要伴侣的关系,就容易有婚外情了,或者用“对方不愿成长”,“性格不合”之类的表因为理由而分手。
因为“身份定位”一旦确定,就具有巨大的惯性作用,马飞鹏老师曾经讲了一个“老猴王转世做人”的故事,猴子虽然实现了做人的梦想,但是他还在用猴子的身份要去猴群里抢回之前失去的配偶们——这个故事启发我们,要根据具体的环境,随时随地给自己重新进行身份定位,克服身份惯性,不要过度把找父母的投射带到婚姻里,更不要把做领导、做董事长的身份带回到家里面。
【五】做身份定位时,用名词做身份定位往往是无效的,有效的身份定位必须用可操作的动词来完成,用行为来确定。——“老师”是谁?若用教师等名词解释,就好像我说SFE就是DHEA,你清楚吗?若用“传道授业解惑”解释,那么,什么是道业惑?如何传授解?现在有多个问题了,更晕。若我说“老师是推动我去跟学问连接的人,”你就明白了。所以,身份定位是凭做什么与做到什么来决定的,都是“动作词”。
家长是谁?是培养出孩子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,如果家长把这个定为一个效果目标的话,那我们的家长要做什么呢?当你明白这一点,那家长就不会为孩子做很多代劳了,不会什么事都给他答案了,而是多引导他们自己找出答案,自己去体验,这样不断提升他们找答案的能力,从小就要培养他们对事物有探索和兴趣,比如搞一些事情让他主动去找,让他在找中得到肯定和价值,他要证明自己与众不同,那他就会有动力去做,家长可以支持他更多的方法,让他们学习的快、记的牢、下次考试考的更好,这样家长在孩子心理的感觉自然好了,关系也就好了,跟那些常常否定、打压的家长肯定是不一样的。
【六】最后粗略拆解一下,”身份定位法“可以分成三个步骤:
第一步、定一个合理的效果目标:即我要什么?原则是在同一件事中定位保持单一。
第二步、我要怎么做,才能达到这个目标【用具体的动作词汇表达】。
第三步、分解成我们要用什么样的行为、用什么样的语言、用什么样的姿态来实现。